关于中医方剂
的详细信息整理,综合其组成、功效、用法及现代应用等内容:
一、药物组成与剂量
基础方剂(出自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):
煅牡蛎30g(君药):咸涩微寒,敛阴潜阳,固涩止汗。
黄芪15-30g(臣药):甘温益气,固表止汗。
麻黄根9-15g(佐药):收敛止汗。
浮小麦30g(佐使药):甘凉养心阴,退虚热。
煎服法:
散剂:研粗末,每服9g,加小麦30g水煎温服。
汤剂:按原方比例调整剂量,煅牡蛎需先煎10-15分钟。
二、功效与主治
核心功效:
敛阴止汗:通过牡蛎固涩、黄芪固表,标本兼顾。
益气潜阳:调和卫气与心阳,改善虚性汗证。
主治病证:
体虚汗证:自汗(白天多汗)、盗汗(夜间多汗),伴心悸、短气、舌淡红、脉细弱。
现代应用:术后虚弱、更年期综合征、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结核病盗汗。
三、方义与配伍特点
理论依据:
源自《黄帝内经》“卫气司开阖”理论,针对卫阳不固、心阳不潜的病机。
配伍特点:
补敛结合:黄芪益气治本,牡蛎收敛治标。
兼顾心阴:浮小麦养心阴,防汗多伤津。
四、临床加减与禁忌
辨证加减:
气虚甚:加人参、白术。
阴虚火旺:加生地、麦冬。
阳虚欲脱(大汗不止):需改用参附汤急救。
禁忌证:
实证汗出:如外感表证、湿热郁蒸(黄汗)、阳明实热。
阴虚火旺盗汗:需配伍滋阴降火药,单用可能加重虚火。
五、现代研究与注意事项
临床验证:
2024年案例显示,合方(如桂枝龙牡汤+玉屏风散)可减少汗出50%。
注意事项:
需中医师辨证使用,不可自行服药。
服药期间忌辛辣,避免熬夜。
六、剂型与价格
无中成药:目前仅以散剂或汤剂形式使用,无市售成药。
药材成本:参考价约10-30元/剂(因地而异)。
如需具体医案或个体化方案,建议结合舌脉辨证,并遵医嘱调整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天盛优配-线上股票配资-股票配资博客-炒股配资基础知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